欢迎访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 安徽省肿瘤医院
  • 安徽省肿瘤医院
  • 患者满意度调查

人民网:专家解读“小苏打”联合抗肿瘤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

发布时间:2016-10-27阅读次数:

人民网合肥9月28日电(汪瑞华 崔媛媛)近期,一则“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新闻在网上引起热议。文中介绍浙江大学附属医院和肿瘤研究所两位专家针对40名晚期肝癌病人尝试使用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的新疗法,有效率高达100%。

针对此说法,9月27日,记者采访到了安徽省肿瘤医院肿瘤内二科主任、肿瘤学博士生导师范平生。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范平生团队就开始从事“原发性肝癌靶动脉灌注碳酸氢钠的基础、临床研究”。2006年2月以他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原发性肝癌靶动脉灌注碳酸氢钠的基础临床研究”发表在《中德肿瘤》(英文版)杂志上,42例晚期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靶动脉灌注碳酸氢钠可以提高人体自身抗肿瘤作用和医源性抗肿瘤药物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2010年2月,该篇论文获得由安徽省科协、省科技厅和省人社厅共同颁发的优秀论文二等奖。

今年5月,浙江大学附属医院和肿瘤研究所两位专家,经靶动脉灌注碳酸氢钠联合TACE治疗40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晚期患者,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据范平生介绍,民间提出的口服小苏打防治肿瘤,目前没有较为有力的科学数据。因为人体有血液、肺、肾、肝等强大的缓冲系统,如果口服和静脉使用小苏打,很快会被血液、肾脏等缓冲系统所中和,真正的碱性物质难以进入到实体肿瘤,对肿瘤组织的H+浓度影响很小,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尤其老年、婴幼儿和体弱人员,倘若过度误用小苏打,会导致体内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

对于单一的小苏打是否能够治疗肿瘤,目前尚无定论。由于上述原因,经原发性肝细胞肝癌靶动脉灌注小苏打联合TACE,产生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范平生分析指出,靶动脉灌注碳酸氢钠不仅有理论依据,还有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成果支持,但这都是建立在正确使用方法的基础上。

据介绍,实体肿瘤内H+严重增多不仅会引起细胞内酶的活性紊乱,而且会造成细胞之间和细胞内信号通路发生紊乱或者被阻滞。因H+浓度过高,还可导致机体自身的抗肿瘤系统和部分医源性抗肿瘤药物失灵或活性下降。

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范平生告诉记者,通过靶动脉灌注合适浓度和剂量的碳酸氢钠,可以迅速中和实体肿瘤的H+浓度,不会引起碱性药物的毒副作用。

他强调,靶动脉灌注采用的方法是直接针对滋养肿瘤的动脉血管注射碳酸氢钠,而不是口服或静脉注射。同时,靶动脉灌注碳酸氢钠的总量、浓度和灌注的总时间也有严格要求。

在范平生看来,该项疗法还需要开展多中心合作研究,下一步,可在磷31功能磁共振的监控下,了解灌注碳酸氢钠的速度、剂量以及总时间,把肝细胞肝癌的pH值调解到相应正常肝脏组织的pH值。从而了解细胞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观察肿瘤细胞部分消退和完全消退的发生率,此项研究可能为将来使用其他方法调节实体肿瘤pH值提供新思路。当然,达到完全医治肿瘤的效果依旧任重道远。目前,恶性肿瘤治疗还是要有外科、内科、介入科、放疗科、影像科等众多学科的参与。

他介绍,为了更好地把该项科研引入更深,可以对于部分消退的肿瘤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切除,然后对标本进行全基因组学研究,找到能够调控实体肿瘤pH值的靶点及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靶动脉灌注碳酸氢钠的疗法只是对原发性肝癌治疗的研究,其他癌症未必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至于喝苏打水能够防癌治癌,暂时没有试验依据可以证明,切勿盲目追潮。”范平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