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多数为移行上皮细胞癌。在膀胱侧壁及后壁最多,其次为三角区和顶部,其发生可为多中心。膀胱肿瘤可先后或同时伴有肾盂、输尿管、尿道肿瘤。
临床表现:
1.血尿:血尿为膀胱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85%的患者可出现反复发作的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出血量可多可少,严重时带有血块。在膀胱癌发病的全过程100%或早或晚出现血尿。
2.膀胱刺激症状:癌肿本身的浸润,癌组织溃疡,坏死及感染和瘀血块等均可成为是刺激因素使膀胱肌肉收缩而产生尿意;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持续性尿意感,持续腰胀痛,癌肿侵及括约肌时出现尿失禁。凡出现膀胱刺激症状者,一般为预后不良的征兆。
3.排尿困难:癌组织脱落或肿瘤本身以及血块阻塞膀胱内口处,导致排尿困难约占7%,甚至出现尿潴留。
4.上尿路阻塞症状:癌肿侵及输尿管口时,引起肾盂及输尿管口扩张积水,甚至感染,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腰酸、腰痛、发热等。如双侧输尿管口受侵,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
5.下腹部包块:以此为首发症状者约占3%,多为膀胱顶部腺癌或其他部位恶性度高的膀胱实体癌。直肠(或阴道)指检或解及高低不平之硬块,用以了解肿瘤浸润膀胱壁的范围、深度,对肿瘤的分期估计有一定的帮助。
6.全身症状:恶心、食欲不振、发热、消瘦、贫血、衰弱、恶病质、类白血病反应等。
7.转移症状:肿瘤扩展到盆腔,腹膜后腔或直肠,引起腰痛,下腹痛放射到会阴部或大腿,直肠刺激症状等。以盆腔淋巴结转移多见,转移到子宫、直肠、结肠、肝、肾而引起各脏器相应的临床症状。
健康指导:
1.全膀胱术前指导
全膀胱患者术前3天,进食少渣半流质饮食;术前2天,进食流质饮食,术前1天,遵医嘱在护士指导下口服恒康正清或磷酸钠盐口服液等导泻药,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肠道准备。术前3天,遵医嘱口服肠道抗菌药物,以抑制肠道细菌。
2.全膀胱术后饮食指导
术后当天至肛门排气:禁食
拔除胃管当天:温开水
拔除胃管1-2日后:术后流质饮食
拔除胃管3-5日后:半流质
拔除胃管6日后:软食为主
10日以上: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注:胃肠功能恢复进展个体差异很大,应当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循序渐进。
3.全膀胱切除术后 患者需保持导尿管及膀胱造瘘管通畅、勿打折、压迫管道。术后活动能力根据个体情况,循序渐进。
术后第1日:半卧位为主,增加床上运动。
术后第2日:半卧位为主,在搀扶下适当下床沿床边活动。
术后第3日后,适当增加活动度。
4.出院宣教
1.患者术后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及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可散步,上下楼梯做力所能级的家务等。
2.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2500ml。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3.禁止吸烟,对密切接触致癌物质者加强劳动保护,防治或减少肿瘤的发生。
4.膀胱肿瘤易复发,术后应定期复查肝肾、肺功能及时发现转移病灶(复查B超,CT和血常规等)。
5.保留膀胱的患者术后3-6个月定期复查膀胱镜。
6.对于保留膀胱患者,应定期膀胱灌注,可预防或推迟肿瘤复发。
灌注方法:①每周一次,共八次,改为每两周一次,共八次,以后每月一次,持续两年。②行膀胱灌注前2小时停止饮水,灌注时排空膀胱。医生置入导尿管,将配置好的药液灌入膀胱后采取平卧、仰卧、左右侧卧位,每15分钟更换一次体位,然后排出。如在我院行膀胱灌注(详见膀胱灌注温馨提示卡)
7.对于行尿流改道术腹部佩戴集尿袋者,应学会自我护理。
避免集尿袋的边缘压迫造瘘管。保持清洁,定期更换集尿袋。
患者可着宽松衣物,避免过紧压迫造口及勒住造口,避免造口遭受外伤。
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和轻体力活,鼓励正常工作。
沐浴时,造口周围用防水胶布粘贴,避免擦、碰等动作。
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外出旅游时应准备足够的造口用品。
定期回医院检查造口情况。
出院时可加入我院造瘘口门诊QQ群:254464724。
8.原位膀胱术后3周左右,拔尿管后进行新膀胱排尿功能锻炼。
排尿训练:
腹肌锻炼每天4-6次,每次10分钟,收缩腹肌,保持3秒。目的是加强腹肌和膈肌的收缩力,排尿时增加腹压,排尿动力增大。
有规律收缩盆底肌:每天3-4次,每次10-20分钟,吸气时收缩肛门,保持3秒钟,呼气时放松。开始时腹压不足时可采取下蹲式排尿,使残余尿量减少。
每次排尿尽可能地排净膀胱内的尿液,将手掌置于腹部膀胱最高点位置,收缩腹肌,间歇性憋气用力或靠腹压排尿。
定时排尿,饮水多时每2小时1次,平时每3-4小时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