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3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省抗癌协会肿瘤标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共同承办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新技术推广培训班-安徽站暨“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国家级继教班在合肥顺利召开。此次培训班的主题为“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与研究”,此次培训活动吸引了多位国内顶尖学者、150余名临床医生及科研工作者参加。
邓芳教授致欢迎词,对参会嘉宾和讲课专家进行了介绍,同时也介绍了大会主题为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与研究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来自浙江省肿瘤医院的徐笑红教授,首先为我们报告了题为《关注肿瘤标志物的临床解读》,就如何正确解读临床标志物,做了很多详实的案例分享,使与会者收益匪浅。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王凤超教授做了题为《从检验角度谈肿瘤标志物检测及临床应用》,为我们讲解了肿瘤标志物应用的现状及挑战。
安徽省肿瘤医院何杰教授做了名为《组织标本在EGFR-TKIs耐药T790M检测中的应用》的报告,首先向我们介绍了病TKI耐药患者组织T790M检测现状,接着阐述了病理近年来精益诊断,以及存在的矛盾与挑战。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崔巍教授做了《甲状腺癌血清标志物临床应用》,介绍了甲状腺癌近年来国内外的共识指南进展,和甲状腺癌相关指标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解读。
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院长,甘肃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苏海翔做了《分子诊断与乳腺癌的预警和靶向治》的学术报告,报告中她给我们介绍了乳腺癌分子诊断的进展,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对乳腺癌的预警研究,和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分子检测和临床应用进展。
接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黄华艺教授做了名为《四跨膜素NET-6: 一个潜在的肿瘤生物标志物》的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四跨膜素NET-6及其与多种肿瘤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乳腺癌和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和与会者分享了他的团队正在做和想要解决事情,为我们广大科研人员提供新的思路。
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宋现让教授,报告题目为《从生物学特性角度深入理解肿瘤标志物》,他就肿瘤标志物的是如何产生的,肿瘤标志物的内涵,以及肿瘤标志物用作诊断指标的合理性等方面全面分析,深入解读肿瘤标志物。
上海市胸科医院王琳博士的报告题目为《数字PCR在外周血T790M检测的性能评估及运用》,介绍了T790M突变产生的原因,T790M检测面对多方挑战、不同标本获取方式及优缺点,同时也介绍了他们实验室T790M自建检测方法的性能和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
安徽省立医院沈佐君教授分享了《ISO15189管理规范要求》,报告中沈教授解读了15189管理规范要求,并根据自己多年15189评审专家的经验为在场各位专家提供了15189管理中应注意的重要环节。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杨良保教授做了题为《基于针灸针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研究》的报告,他用幽默易懂的语言实现了本次继教班的“跨界”,展现了学科交叉的魅力。
安徽省立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程义壮教授分享了从临床的角度对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的经验和想法。
另外安徽省肿瘤医院邓芳教授和李明博士也分别作了报告,就肺癌肿瘤标志物及肺癌耐药机制进行了经验分享和探讨。
报告期间,各位教授专家精彩的演讲,创新的课题,引起学员极大的兴趣,大家积极参与讨论,与会者均表示收益匪浅。
在会议的最后大会特设博士论坛/优秀青年论文报告交流环节,来自安徽省立医院的崔克乐博士做了题为《Suppression of NK cell activity by regulatory NKT10 cells aggravates alcoholic hepatosteatosis》汇报,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陈礼文博士做了《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下调协同信号分子B7-H3表达》的汇报,来自安徽省肿瘤医院的吴遐和张倩分别做了题为《MSC基因表达与MM预后》和《酪氨酸磷酸酶SHP2 E76K激活突变在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汇报,汇报中各位博士都根据自己在做的研究进行汇报交流同时也提出了自己所遇到问题和难点,与在场的专家共同探讨,使在场的各位收获颇多,同时也展现了安徽青年科研能力。
每年4月安徽省肿瘤医院都会举办肿瘤防治宣传周,本次会议作为肿瘤防治宣传的排头兵,通过对肿瘤标志物经典知识进行普及和梳理,通过临床上一个个生动有意义的案例,分析应用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拓宽了眼界、提供了新思路,不少与会者现场就日常工作中存在的疑惑进行了提问并得到专家的专业解答,获益匪浅。本次大会为肿瘤标志物不同领域的专家搭建了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良好平台,将更有助于肿瘤标志物的开发、推广和临床应用。(检验科 孙永梅 张扬 陈兆武 王蓓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