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际前列腺领域权威专业期刊《Prostate Cancer and Prostatic Diseases》在线发表了我院泌尿肿瘤外科病区陶陶主任课题组撰写的《Radical prostatectomy without prostate biopsy based on a noninvasive diagnostic strategy: a prospective singlecenter study》(《基于无创诊断策略的免穿刺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一项前瞻性单中心临床研究》)。这是国际上首次公开报道的基于多参数诊断模型联合PSMA分子影像技术进行免穿刺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该策略的成功研发,有望改变现有的前列腺癌有创确诊模式,减轻患者负担,节约医疗资源。
目前,前列腺癌已成为我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由于缺乏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有创的穿刺活检仍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但是,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并发症多(包括血尿、感染、迷走神经反射等),且整体阳性率低。亟待研发新型诊疗策略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及时性。针对这一临床“痛点”,我院泌尿肿瘤外科病区主任陶陶带领科研团队,联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国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单位,在回顾性分析多中心大样本临床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列腺癌无创诊断模型(USTC模型)和应用软件。通过多中心回顾性和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均证实USTC模型高危组患者联合PMSA分子影像技术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手术。试验入组的全部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均直接接受了免穿刺机器人/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阳性率达到100%。
据悉,早在2017年,由泌尿外科主任肖峻牵头,联合医院磁共振室、核医学科、肿瘤放疗科等学科成立了前列腺癌多学科诊疗团队(MDT)。团队成立以来,聚焦前列腺癌的早期精准诊断、微创手术创新、个体化综合治疗和全程管理开展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其中,有关前列腺癌无创诊断的临床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多个知名期刊发表,并被国内权威的《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引用。本项前瞻性临床研究成果的发表,对前列腺癌诊疗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上述研究是在泌尿肿瘤外科病区主任陶陶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临床医学研究转化专项)、安徽省高校杰出青年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大新医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和安徽省卫生健康重点科研项目等基金资助下进行的。泌尿外科王常明和核医学科谢强为共同第一作者,泌尿外科肖峻和陶陶为共同通讯作者。
刘树翰 王常明 文/图 陶陶 崔媛媛 审核